close

觀念二---不是不會痛就代表好了

 

    假設您正確找到產生疼痛的部位,並加以正確的方式舒緩,而後疼痛的感覺消除,也絕非代表受傷部位痊癒!

    假設您的皮膚有一道傷口,處理完之後不再流血,也不痛了,也結痂了。您覺得它好了嗎?如果再去撕扯傷口會怎樣?肌肉也是一樣的道理啊!只是這個傷口在皮膚下面,你看不到不代表它不存在。

    筆者最難回答個案的問題就是:『要多久才可以去運動(上班)?!』你們就不能懶一點嗎?

不能多給身體一點時間空間嗎?我怎麼知道處理完之後你們是怎樣使用身體的?我怎麼知道你們的體質如何?

    以因為疲勞所造成的疼痛為例,通常會依照:正常→過度疲勞→僵硬→痠→痛→麻。以上順序變化,而復原的順序則正好相反,依序為:麻→痛→痠→僵硬→疲勞(無力)→正常。可以很清楚的了解不是不會痛就代表好了!不痛只是開始復原的第一步好嗎!花了多長時間把身體搞到痛,就請大家有一樣的耐性,好好把它搞到不痛,而且最好再也不會痛。

    以職業運動員為例,NBA的球員一個小小扭傷,可能一季就報銷了,真的會痛到那麼久嗎?不見得,但是為了以後還能正常使用,讓傷處完整的復原,他們很明智的放棄眼前幾個月的賽程,來爭取更長遠的職業生涯!

 

觀念三---真的讓你好起來的是你自己

 

    再用同樣的例子說明,假設您的皮膚有一道傷口,不管是清潔傷口、塗上藥膏、貼上繃帶,這些外力都只是輔助,真正讓傷口復原的,是你身體本身的療癒力。

我們這些身體工作者,以及書中所提供的方法,所扮演的角色都只是輔助,只能幫助身體產生疼痛的部位重新建立肌肉張力的平衡,以營造一個有利於身體復原的環境,真正重要的修復工作只有是你,也只能是你自己去完成。

疼痛其實是身體和你對話的語言,是百萬年演化留下的重要保護機制,試著去傾聽自己的身體,把祂看做你最重要的夥伴,而不是任意使用的工具,你好好愛祂,祂也會好好照料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ricboss57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