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小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個老人,坐著客運要到礁溪,
可能是因為不小心睡著了,而錯過了下車的地點!
老人醒來發現之後,就非常生氣的跑去找司機理論,
問他為什麼剛到礁溪的時候,沒有提醒乘客要下車!
然後要求司機回頭,載他回礁溪。
此時車子已經離礁溪有一段距離了,而且車上還有很多要去宜蘭其他地方的乘客,
老人的大吵大鬧,讓車內的氣氛尷尬到極點!
面對老人無理的要求,司機也只能一邊苦笑、一邊解釋。
司機說:『剛剛到礁溪的時候,真的有廣播阿!可能是小聲了一點,您沒聽到,
現在車上還有這麼多客人,真的是沒辦法回頭!』
老頭說:『我不管!我就是沒聽到!回頭去!你是看我年紀大好欺負是不是!
☆⊕※◇□‧‧‧‧‧‧』
結果司機也只能好聲好氣賠著不是,但是依然堅定的往下一站開去,
車行到了下一站,老頭鐵青著臉走到司機旁邊,驕傲的抬著下巴,
開口說道:『算了!年輕人我原諒你!』然後像隻驕傲的孔雀下車了!
司機與乘客們相視苦笑,但說也奇怪,車內氣氛頓然為之一鬆!」
其實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活體驗,就算有相同的經驗,
也不一定會作出相同的解讀,因為個性的不同,因為觀念的不同;
所以有人這麼說:「在人生的路上,每個人都戴著有色的眼鏡,
看著相異的地圖,走著自己的旅程。」
所以,
看法不同很正常,觀念不同很合理,
小有摩擦不奇怪,衝突抓狂沒必要。
有許多的事情,是非對錯黑白,真的沒有那麼明顯,
或許也沒有那麼重要,只是觀點不同,只是扮演的角色不同,
只是立場上的衝突,這個時候,
只要一絲絲設身處地的體諒,一點點吃虧就是佔便宜的原諒,
事,就會圓滿;人,就能圓融。
不是嗎?
更何況,有些時候對方只是無心之過,
又或是好心作壞事。
原諒別人,是釋放自己。
請求別人的原諒,是對彼此的珍惜,是坦然面對自己。
「對不起,我錯了!請你原諒我好嗎?」
其實只要一句話,就可以讓很多事都雲淡風輕,
如果只是誤會,如果錯的不是自己,
也沒有什麼關係,人與人之間本來就沒有什麼對錯,
有的只是甘不甘願而已。
所以,少一點無謂的自尊,少一點衝動的情緒,
多一點豁達的原諒,跟體貼的包容吧!
人生不滿百,執著何苦來。
- Apr 24 Fri 2009 22:01
原諒‧體諒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