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不是比賽,而是自己與自己的對話!在瑜伽練習的初期,我們常常會羨慕台上的老師或是身旁的學員,有那麼好的柔軟度跟強壯的身體,不知不覺的想要去模仿或是比較,這是人的天性沒有什麼好壞可說,事實上每個人也都是透過這樣的過程在學習,只是必須要好好拿捏其中的程度,要明白本身在現階段的侷限性和身體的極限,才不至於作了太勉強的動作讓自己受傷,或是『在別人的身體上作瑜伽』失卻了對自己身體的觀照。
所以使用輔具絕對不是一件不好的事,也不代表妳就因此輸人一節,反而是代表妳願意用一種誠實的態度來面對身體所處的現實,並運用方法和工具來與之因應,相較之下過份的勉強不但容易受傷,同時也讓人比較難以持之以恆,而瑜伽磚就是我非常喜愛的輔具之一。
瑜伽磚能夠提供適當的支撐,當你在某些體位中手、腳、身體,因為柔軟度關係暫時無法由地面得到支撐時,可以讓瑜伽磚當作妳身體的延伸,比如說站姿前彎時如果手碰不到地面,就不能提供腰部和腿後側更有力的伸展,此時就可以運用瑜伽磚;又或者是在作坐姿蝴蝶式前彎時將瑜伽磚墊在額頭或下巴,讓身體可以舒適的停留在體位中更長的時間;另外瑜伽磚還可以用來幫助自己按摩,現在很流行的瑜伽柱事實上就是從瑜伽磚演化而來的,當然圓柱狀會比較好滾動,但是若是穩定性的話還是瑜伽磚更好,同時價格也相對實惠,可以在大休息的同時將瑜伽磚放在妳身體下方,任何妳覺得有需要被放鬆的地方,然後用身體的重量、呼吸及意念將其放鬆。
至於瑜伽磚的挑選,大致可以分成硬度、大小、材質、價格,至於什麼才是好的瑜伽磚?適合妳的才是好的瑜伽磚!還是建議自己親身試用之後再做決定。
ericboss57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經有云『一切音聲皆是陀羅尼。』聲音是充滿許多奧秘的,聲音就像水一樣沒有固定的樣貌,比水更微妙的是聲音連形體都沒有,所以你說聲音是有,它可以寂然無聲,你認為聲音是無,它亦能響徹雲霄;你說它是有,它轉瞬成空,你說它為無,它充滿天地間。
在我們瑜伽的練習中,其實聲音也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可以分作三種層次來說,首先是耳朵聽到的聲音,而這又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來自外界的聲音,像是周遭環境的聲音、教練的聲音等等,有些教室在上課時會放音樂我個人其實不太建議,基本上瑜伽是要練習向內收攝,這些外在的聲音如果可以就讓它流過去就好,不要太在意,包括教練的指導也一樣,當你聽明白了教練的指示,就把心抓回來到自幾的動作上,而另外一種則是來自於自己身體的聲音,像是發嗡音、呼吸聲等等,這部份就比較微妙了,其實聲音本身是一種振動,相信大家都可以瞭解,比如說發嗡音其實是要透過發聲,來振動、共鳴身體中級細微的部份,呼吸聲也是一樣只是更加細微,同時藉由這些來自身體的聲音,把一向向外抓取的意識往內收回來的身體中。
第二就是身體聽到的聲音,它並不是真正有音波的那種聲音,而是身體透過體位法所帶來的感覺,只所以說它是聲音是因為它跟聲音一樣,需要一定的專注才能聽得見,體位法不是只有擺擺樣子而已,要能夠深入、精準的進入一種體位,往往需要身體許多持續的調整,而這些調整的依據就是來自這些身體聽到的聲音,關節的角度、肌肉的緊鬆、力量的流動、呼吸的快慢....就像交響樂般此起彼落。
第三種則是腦海裡的聲音,這種聲音不光是在瑜伽練習中聽得到,而是無時無刻都在我們腦袋裡嘮嘮叨叨的,只是在瑜伽練習中祂會顯得更大聲!『我好痛!!』『我不行了!!』『要死人了啦!!!』很多人會中途放棄就是因為這些聲音,事實上瑜伽練習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要調和這個來自小我的聲音,想想看,如果你能夠自在調整這個聲音,你的生命將會多麼樣的寧靜而專注。
ericboss57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至於壓軸第三隻腳則是順位,什麼是順位呢?在瑜伽中的定義,不同於一般以『順序』
來解釋,而有更深一層的解釋與推演,我會先把順、位兩個字拆開來分別解釋,
首先是順,代表著順暢(流動的)、順利(省力的)、順序(有層次、有結構的),
而位呢?則包含著位置(部位)、位階(能量狀況)、位於(安住在)這些含意。
如果用我的話來說,順位就是『將身體的各個部位,有層次、有結構的,
ericboss57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二隻腳呢,就是呼吸!因為人沒有呼吸就掛了......XD 有關於呼吸的重要性及變化,
已有專章另行討論,這邊要說明的是,呼吸與另外兩隻腳的關係,什麼關係呢??
李組長眉頭一皺,發現案情並不單純.....
呼吸首先是練習專注的最好方法,在一開始的時候,對於身體是很陌生的狀況時,
要你去察覺到身體細微的變化,基本上是辦不到的,而且專注力也不夠,所以藉由察覺呼吸,
ericboss57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個人的體驗,瑜伽要能做得深入,必須要有三隻腳,把這三隻腳站穩了,
才能夠不斷地深入,而後有所得,那麼是哪三隻腳呢,請容我一一道來。
首先是專注,又或者說是注意力,也可以說是內攝,總而言之,就是把所有的精力,
像個放大鏡一樣,完全的聚焦在自己的身體上,每個骨骼的位置、每個關節的角度、
每條肌肉的鬆緊、每個呼吸的深淺快慢....就像在走鋼絲一樣,全心全意、心無雜念的,
ericboss57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就像我們很容易學會攀緣一樣,我們很容易學會伸展;
就像我們不太容易學會收攝,我們也不太容易學會紮根,
同樣的,就像我們很難學會轉念生智慧,我們也很難學會旋轉。
身體的伸展是很自然的動作,身體的紮根則需要用心,而身體的旋轉則是自然、用心
、學習缺一不可,為什麼呢?因為無論是伸展或紮根(收縮),
ericboss57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說身體跟心靈是互為表裡的話,或許不難解釋,為什麼在瑜伽動作中,
剛開始身體最能掌握的就是伸展這個動作了,就像我們的心,總是習慣忙碌不休的向外攀緣著,
想抓取什麼,但就像在瑜伽動作中,如果只有向外的力量,而沒有一個向下紮根的力量,
與之對應,這樣的伸展是不平衡、不穩固、不徹底的!
就像一直向外抓取的心,如果沒有學著向內觀照,也會慢慢迷失自我,失去平衡,
ericboss57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終於....文過半百!!可喜可賀~~
常有人問我,作瑜伽到底是為了什麼?我也常問我學員:你們作瑜伽到底是為了什麼?
同時我也會問自己作瑜伽到底是為了什麼?我給的答案是這樣:瑜伽就像意識在身體的旅行,
你問每個旅行的旅者,他們為了不同的目的而踏上旅程;
你問每個作瑜伽的人,他們也是為了不同的目的而學習瑜伽;
ericboss57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之前就提過,人類為了直立讓身體付出很大的代價,而現在人為了應付久站、
或是久坐的工作模式,付出了更大的代價!為了維持身體的直立,
整個背部的肌肉都處於緊繃,妳可以作一個實驗,拿一瓶750cc的寶特瓶,裡面裝滿水,
然後單手平舉,輕而易舉是嗎?
好的,請妳維持三十分鐘試試看,你會學到感謝妳背部的肌肉,是如此的堅忍!
ericboss57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瑜伽的目的絕對不是只有在追求身體的柔軟,之所以會給人這樣的印象,
是因為現代人大多身體僵硬,先是因為僵硬,為了解除這樣的狀態,
瑜伽才提供許多柔軟身體的方法,但是不能理解為瑜伽所追求的只是柔軟,
瑜伽所追求的是平衡。
柔軟度與肌耐力就像是瑜伽天秤的兩端,當兩端達到平衡之時,
ericboss57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瑜伽所關注的不只局限於身體,身體只是工具、手段、旅途,
那這麼說起來,身體就不重要了嗎?不,相反的祂非常重要,祂是我們到彼岸重要的工具,
藉由身體的動作、感受,讓我們得以把不斷向外抓取的注意力,反向用來觀照自身,
讓注意力停留在身體給我們的豐富感受中,去觀察在每個呼吸間不斷生滅的現象。
不只是在身體,這個觀念是很重要的,如果只有身體而沒有注意力、覺察力,
ericboss57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瑜伽(Yoga)是一個通過提升意識,幫助人類充分發揮潛能的體系。
瑜伽姿勢運用古老而易於掌握的技巧,改善人們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
是一種達到身體、心靈與精神和諧統一的運動方式。古印度人更相信人可以與天合一,
他們以不同的瑜伽修鍊方法融入日常生活而奉行不渝:道德、忘我的動作、穩定的頭腦、
宗教性的責任、無欲無求、冥想和宇宙的自然和創造。
ericboss57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直都在寫最有關瑜伽最基礎的東西,因為我也是個初學者,只是因為長期接觸經絡、
按摩、禪修....等等的經驗,對於身心靈層面有一些自己的看法,跟瑜伽作結合後,
來跟大家分享,同時也幫助自己釐清一些觀念,並作個小小的紀錄。
瑜伽是什麼呢?瑜伽的目的又何在?最基礎的問題往往是最容易卻也最難,
瑜伽(Yoga)這個詞在梵文的意思是合一、相應,這個詞的最初原型,
ericboss57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