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完課之後,因為舊生沒有床位可練,
在禪堂看完新生做完一輪的操作之後,就趕緊回家找我的頭號受害者『老媽』
每次學到新的手法跟技術,第一個試手的對象不是自已就是老媽,
不管是按摩、拔罐,甚至是針灸,老媽永遠都是義無反顧的相挺(還是認命了XD)
即便初學的手法並不到位,甚至錯誤百出,老媽也一貫的【含著眼淚帶著微笑】
回到家二話不說的看著老媽,對老媽說:「妳最近腰痠對不對,我來幫你按一下」
果然老媽一如往常般的認命.....
先做辨証,左側的筋較緊,脊椎沒有明顯的轉向,左側骨盆略高。
開場做對側崩筋,接著開始預備手法:
1.經外肘內切法:先做兩趟一側線經內挑揉,再斜45度內勾做經外肘內切法,
以分辨兩者的差別;根據苦主的感受:經外肘內切法的痠脹感與穿透感,會更明顯,
特別是在三焦俞及腎俞,有痠到爆的感覺。
2.拇指推撥挑法:雖然力度不如肘法,但是集中程度跟角度的刁鑽遠勝於肘,
我自己把它分成沉慢解開與輕快紓緩兩種節奏。
3.側身點撥揉法:與上者相似,但是較容易施力。
接著做刮痧以及雲巖指第九式
脊椎、夾脊、一側線皆有明顯出痧,除操作雲巖指第九式,
另外追加腰部的雙拳內轉滑、外轉滑等手法。
最後就要見真章啦~因為沒有明顯轉向,就決定兩邊都做,
調整法:1.左右伸展壓:輕輕按壓,最主要讓苦主心情放鬆XD
2.單臂內拐法:感覺力量比較集中,好施力。
3.單臂斜壓法:感覺作用的範圍較廣,下口令施力後,右側有聽到脊椎彈響聲。
4.單掌頓切法:蠻難掌握的,因為手掌要盡量垂直於薦椎,而且力量的作用方向,
要同時向內擠、向下切。感覺自己沒有做好,所以再追加髖骨跟薦椎的放鬆手法。
我覺得技巧一定是練出來的,只要有用心就一定可以成長,
一個手法不熟練,如果能更用心的做好其他手法,我想個案的整體感受應該還是正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