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後要談到的薦臀的症狀,就是所謂的『梨狀肌症候群』,

臀部疼痛有四大病因,包括:臀部肌肉拉傷、臀部挫傷、坐骨神經痛,以及梨狀肌症候群。

許多人都把他混為一談並不以為意,以為熱敷按摩,或推拿一下就會好,結果弄巧成拙,

臀部疼痛不但未解除,反而還沿著臀部、大腿、小腿都感到痠麻,卻一直找不出原因。

      在這邊歸納一下:

【臀部肌肉拉傷】

臀部疼痛最常見的原因是是臀部肌肉拉傷,常發生在劇烈運動之後,因臀部瞬間用力,

導致臀部肌肉受傷,嚴重需要開刀治療。

【臀部挫傷】

臀部挫傷常發生在常生活中意外,例如突然跌坐在地,或轉身時碰到尖銳桌腳,

造成尾椎疼痛,在尾骨的地方有局部的壓痛、坐立難安,甚至嚴重會合併尾椎斷裂。

【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主要因外力、跌倒、老化、久坐、翹腳(二郎腿)等不良姿勢等,使得坐骨神經發炎導致,

疼痛範圍從腰延伸到臀部與小腿,此症類似梨狀肌症候群,但是兩者仍然有差異。

坐骨神經痛的症狀通常腰也會痛、腰部活動下降,且腰部有明顯壓痛點。由於一般人缺乏運動,

或是年輕人運動不當,例如背肌拉傷未好好休息與復健,會使肌肉失去支撐力量,

以致壓力會轉移到脊椎而產生此症。還有勞動工作者未保持腰椎直立,因過度彎曲容易導致椎坐骨神經發炎,

以及媽媽彎腰抱小孩因速度太快,小孩掙扎重心會轉移,因而容易受傷。

除了腰部疼痛,還會沿著臀部大腿、小腿,甚至足底足背發麻。

一般復健3-6個月無效,或經痛點注射治療效果不佳,壓迫神經症狀惡化時,即可能需手術治療。

【梨狀肌症候群】

梨狀肌位於臀部中層,本身為角椎狀肌肉,起點在第 2、3、4 薦椎前面,終點在股骨大轉子後側,

將坐骨大孔分成梨狀肌上孔與梨狀肌下孔,當坐骨神經從臀部出來,向下進入腿部時,恰好是從梨狀肌的下方穿出來。

當梨狀肌的肌肉發炎腫脹時,即會產生類似坐骨神經痛的症狀。

發生原因與坐時椅子太低、太硬、久坐、翹腳(二郎腿)、壓迫到梨狀肌造成發炎有關。

上班族女性、裝潢工、菜販等長時間蹲在地上的工作者好發。患有梨狀肌症候群腰不太疼痛,無明顯的腰部壓痛,

腰部活動度影響小,患者不需要開刀,只要局部注射或復健即可緩解。

有需要的人可以按圖索驥,判斷一下自己可能是哪一種情形。

30664  

引用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12115

      所以這個症狀主要是梨狀肌發炎,而壓迫到神經,因此若能緩解肌肉的發炎,

症狀自然也就消失了,在處理這種個案時,切記不要直接用力對患部作動作,

因為本身就已經在發炎疼痛了,可以先從健側下手,並按壓患側的肩關節,

待患部的疼痛緩解之後,再去處理患側的腳踝、膝蓋、大腿、腰部、薦椎,

讓患部的疼痛下降至可以忍受的程度之後,再輕輕的針對環跳穴四周的臀大肌作鬆解,

如果個案還是疼痛難耐就先不處理。

wksUvQNAtGvEznaOtFn3J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ricboss57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