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終於要來到九大關節系列的最後一個部份,肩關節了,
之所以放到最後,是因為它很重要也很複雜;其實身體沒有一個部位不是精巧而複雜的,
並且充滿難解的奧秘,擁有智慧與情緒的,所以我們只能帶著崇敬的心情,用我們有限的理解,
儘量去學習與身體相處的方式。
肩關節,擁有身體最大的活動度,一如以往,越大的關節活動度,
代表越複雜精密的設計,以及越高出問題的機率。
肩關節活動度的參考值:
前屈:就是前平舉,最大可以舉到完全豎直,大約是70-90°。
後伸:手臂貼著身體兩側向後抬的動作就是後伸,大約有40°。
外展:手臂向外側平舉就是外展,大約80-90°。
但是外展最大的角度也可以到手臂完全豎直,手臂貼著耳朵,也就是180°。
這是因為有肩帶整體參與運動的緣故,盂肱關節(狹義的肩關節)外展只有大約90°。
內收:伸直手臂,手去摸對側的腿的動作,就是肩關節的內收。 大约20-40°
內旋:手臂夾緊在身體兩側,肘關節彎成90°,小臂向裡轉,手能摸到肚子,
就是內旋最大角度。 大约70-90°
外旋:和內旋相反方向的動作就是外旋。 大约40-50°。
能夠做出這麼多面相、多角度的關節,相對應的有一堆的協同肌、拮抗肌,
想來也不會讓人意外,當自我檢測發現關節的活動角度有受限,即便沒有疼痛的症狀,
也有可能有某些肌肉已經處在相對疲弱的狀態,若沒有即時的處理,
就會讓活動角度進一步受限,並且產生疼痛、痠、麻....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