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接下來我們就以膝關節為例來作說明,首先如果是在急性期,也就是有疼痛症狀的時候,

針對患部可以作冰敷,並且穿帶護膝給予些許壓迫,但是不對患部作處置,以免更加疼痛,

甚是引起發炎,但是可以對於患部對側的膝關節作治療,這叫做『健側對應療法』,

有兩個作用,其一是健側容易因此而增加負擔,所以要先作預防性的保養,

其二可以在關節處四周找到某些痛點,解除這些痛點可以移轉患側的疼痛及壓力。

      『健側對應療法』,另外還有就是針對患部關節,其上下的關節進行治療,

以膝關節為例,就是可以處理其下方的踝關節,以及其上方的髖關節,

而這也符合皇帝內經所說的:『治病於未病』的原則,通常都能找到幾個非常明顯的壓痛點。

      『健側對應療法』,最後就是處理患部所對應的上下肢,其原理是在胚胎時,

上下肢是同步發育的,所以其有一定程度的關聯性與影響性,其對應的關係為:

腕關節對應於踝關節、肘關節對應於膝關節、而肩關節則對應於髖關節,

所以以膝關節為例, 『健側對應療法』除了要處理:一、患部對側的膝關節,

二、患部關節其下方的踝關節,以及其上方的髖關節,三、同側的肘關節。

   『健側對應療法』,能在急性期的時候,運用類似於反射區的原理,提供初期的處理,

讓患部有機會能減低疼痛,加快復原的腳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ricboss5713 的頭像
    ericboss5713

    MSG520 喚醒自癒的按摩&瑜伽 Body Whisperer

    ericboss57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