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方式
1.休息:適當的休息可以讓手臂肌肉放鬆,避免疲勞酸痛長期累積,造成進一步傷害。
2.藥物治療: 由醫師處方非類固醇止痛消炎藥。
3.物理治療:急性期時可於患處冷敷以協助消炎;慢性期時則可用熱敷,
以增加患處之血液循環。短波、超音波、雷射、經皮電刺激等亦有助減少發炎症狀,
並促進受傷組織癒合。另外在治療師的指導下做一些局部按摩,再搭配拉筋運動,
以及適量的肌力訓練,讓治療效果更完全,不易再復發。
亦可以按摩健側的肘關節,以及同側下肢的膝關節,並且同時按摩上臂肌肉,
以及放鬆肩膀與肩胛一帶的肌肉,促進肘關節的恢復。
穴道按摩則可以參考以下三處:
肘髎 | 肘關節疼痛、麻木、麻痺 | 曲池後上方1寸5分處 |
五里 | 肘虛冷、疼痛、麻痺、前臂疼痛 | 肘上三寸,行向裡大脈中央 |
臂臑 | 手臂神經痛 | 手臂肘上七寸三角肌下 |
預防
1.平時需注意工作或運動姿勢,不要長時間重複使用或過度運動,
必要時佩戴護具以避免病情惡化。
2.注意修正握物姿勢,手腕可稍微彎曲以減少手部受力。
3.做任何運動前,應做好手肘、手腕的伸展運動,減少受傷的機會。
4.家庭主婦買菜時,盡量使用手推車,少用提籃;手提重物時,必須注意手腕姿勢。
5.使用拖把拖地時,腿部微彎,以腰腿力量帶動肩膀、手臂,
而不是只用手臂的力量來拖動。
6.搬東西時應抱高到腹上前胸,以均衡使力。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