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命開始於呼吸,從人出生之後,在接生者的拍打下,哇哇大哭的同時,
吸入第一口空氣,展開了獨立的生命旅程;而人也是在吐出了最後一口氣之後,
將生命還與天地,進入一段新的旅途,由此可見生命與呼吸的息息相關。
而在中國,更是對呼吸有著非比尋長的重視,講究呼吸吐納之道,
對於專精此道而有所成之人,稱呼其為煉氣之士,認為其有機會修道成仙,長生不老。
來自同樣古老文明傳承結晶的瑜伽,對於呼吸亦有同等的重視,或許這並不是偶然,
而是歷來的大智慧者,對於自身生命透徹的觀察之後,所得到的一致結論。
呼吸的定義
(1)依生理學:是指人體內,產生的二氧化碳由靜脈輸送到肺臟,並由口、鼻吸入空氣,
在空氣中含有氧氣,氧氣與二氧化碳在肺臟的肺氣泡裡交換。
(2)依中國修行或其它靈修哲學的說法:認為空中(空氣中)所供給人類的不只是氧氣,
而是涵蓋了多種的生命能(炁)(PRA’N’A)。例如:吸取日、月精華、植物能量………
等。而且吸入的管道不只從口、鼻吸入,還可以從身體的各個部位吸收種種精細的能量。
並且認為呼吸的功能不只限於肺臟的收縮與舒張。人體內的氣(炁)是靠著腹部(丹田)
來運轉的,肺本身沒有肌肉,而是靠腹部來帶動。
統括這一切,呼吸一詞,在中國稱為「息」又稱「吐納法」其意為一切能量的進出,在
中國哲學裡(莊子)有句話:真人之息以踵(腳後跟),其意即指一個人能吸取(導引)
大地、大自然的能量,由最粗純的腳後跟運行全身,並達到精細的部位。人的衰老是從
腳開始,氣也從腳底下開始衰敗。所以當一個人愈來愈衰老,他的氣就愈短,一直從腹
部到胸部,喉部,到鼻子就斷了氣。(真人之息以踵,也代表著全身百脈皆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