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站姿、四足跪姿、仰臥、俯臥一路走來,現在終於要走到最後一站,坐姿了!
其實在實際的瑜伽課程中,諸多的體位法都是混合運用的,憑藉著教練的經驗,
以某些脈輪或是關節為課程核心,組合出最適宜的、流暢而又循序漸進的一連串動作,
而自己之所以單純只用這五種基礎體位來分類,則是為了大家查詢方便而已,
如果一次課程只停留在一種基礎體位,會有些失之平衡之慮,但若在師資訓練的課程中運用,
亦不失為一種讓人快速熟練掌握體位的方式。
首先介紹基礎坐姿,這個動作其實應該要擺在所有體位法之前,它不像站姿讓人緊張,
也不像臥姿使人昏沉,恰恰好能令人收攝心神,而後專注在每個動作與呼吸中,
有學員問我,瑜伽怎麼作才不容易受傷?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靜坐時好好收攝,
然後把這品質帶每個動作與呼吸中!
接下來介紹動作:基本上按照傳統的七支坐法。
七支坐法,指的是手、足、背、肩、舌、口、眼七個位置的動作。
- 雙足結跏趺坐,依個人狀況調整,單盤、散盤亦可。
- 手結法界定印,或放在膝上。
- 脊背挺直,腰挺,放鬆。可觀想坐骨紮根、尾椎下卷。
- 雙肩平正,放鬆。可先將雙肩聳起,向後轉動。
- 舌尖略抵上顎。
- 口閉。記得微笑。
- 眼睛微張,閉八分,開二分,視線落在前方。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