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前兩次的課程,讓大家找回自己的呼吸與身體之後,終於我們要正式的上路了,
在這段旅途中,呼吸、身體與正念,就是帶著我們穩定而平衡前進的三隻腳,
當然在過程中,我們會不斷地遺忘,然後又重新的憶起,直到它成為我們的血肉。
第三堂課程的安排,一樣延續安全、簡單、有效的標準,要教大家怎麼去站,
站立是人身為萬物之靈的一大特徵,萬物之中唯有人類,是長時間保持站立的,
為了能平衡的站立,身體也付出了相當的代價,要如何才能站的更好?
並且為之後的瑜伽動作,打下穩固的根基?
接下來要介紹的就是『基礎站姿』,有誰不會站?但是要能夠站的四平八穩,
站的立地頂天、站的自然而然,就非常有難度了!
講到站姿,一開始就要把腳擺對位置,一般大家熟悉的站法,是腳跟併攏、
兩腳尖向外約45度,將重量放到腳跟正中心及腳掌,這樣的站法的確是輕鬆的,
它讓身體的重量都落在骨骼上,使肌肉在一個相對放鬆的狀態。
而瑜伽的基礎站姿,目的卻與其相反,要鍛鍊、使用全身的肌肉,
來把身體撐起來!所以要把腳跟分開、腳尖平行,讓重量平均分佈在全腳跟及腳掌上,
可以將腳趾離地,確認重量的分佈,然後再將腳趾一隻一隻的『種』回去,來輔助腳掌,
這個時候,會覺得自己的站姿好像有點內八,但是重點在於大腿內側的肌肉,
會因為這樣的站姿,由地上產生一個『內旋』的力量,而讓肌肉代替骨骼撐起身體。
當有站對方式的時候,你會感覺雙腿是在用力的,在這個狀態真的是
『光站就會瘦』!而且不只會瘦,還能緊實下半身、雕塑身形,
用雙手往鼠蹊兩旁摸,可以摸到突出的大腿內收短肌,時刻保持它的用力,
就是保持在內旋狀態。但是光有內旋是不夠的,瑜伽講究的是平衡對立,
有一個內旋、就必定會有一個外旋,以站姿為例,當妳可以摸到突出的大腿內收短肌,
保持在內旋狀態的同時,你會覺得臀部(髖骨),是被帶動往外旋的,
這個時候讓會陰產生一個反向內收的力量,把臀大肌夾緊,然後尾椎骨往下紮根。
這個時候內旋跟外旋的力量、向上挺直跟向下穩固的力量,達到了一個動態的平衡,
這個平衡是活潑的、有力的,當尾椎骨往下紮根的力量更深時,再以此為起點,
慢慢的把脊椎一節節的向上延展、打開,這股向上的力量,到胸椎的時候,
再用肩胛跟肩膀向下沉的方式,作對抗與平衡。
接著一直延伸到頭蓋骨,因為頭蓋骨圓形的結構,讓這股力量轉一個圈,
使的下巴自然的往內收,讓頭部的重量完全落在脊椎之上,而下巴往下的力量,
與胸部在吸氣時向上擴展的力量,兩者交會使得胸腔可以進一步打開,
最後再往下到下腹部,對抗因為臀大肌夾緊而使腹部往外突的力量,
將腹部往內收,所有的力線,在會陰畫出一個圓滿的句點。
若是從經絡的觀點來看,正確的基礎站姿主要可以鍛鍊到腿部內側的,
肝、脾、腎,三條經絡,而拉伸脊椎則是對於脊椎上方的督脈,
以及脊椎兩側的膀胱經有所幫助,收小腹的力量,則可以活化任脈以及帶脈。
而一緊必有一鬆,在鍛鍊到腿部內側的肝、脾、腎經同時,也能夠讓平常緊繃的
,腿後側的膀胱經、外側的膽經、前側的胃經得到放鬆與調整。
一個正確的姿勢,即使如此簡單,卻也能有非常良好的功用,來促進身體的健康,
所以不要再找藉口說自己沒有時間、沒有場地運動了,只要把你的屁股離開椅子,
讓自己專注的站著,就是最簡單的運動跟伸展,一樣會流汗的喔!
如果在搭配上呼吸與專注力的應用,其實也就是在作『立禪』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