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妙方就是『走路』了,沒錯~就是走路!
你想說:我就每天都有走路了阿?話是沒錯,可是你有『好好的』走路嗎?
你有『正確的』走路嗎?大多數的人,都只是行屍走肉般的亂走一通罷了,
在禪修中有一種修行的法門,叫做慢步經行,這才是真正的在走路,真正的用全身、
全心在走路。
第二個妙方就是『走路』了,沒錯~就是走路!
你想說:我就每天都有走路了阿?話是沒錯,可是你有『好好的』走路嗎?
你有『正確的』走路嗎?大多數的人,都只是行屍走肉般的亂走一通罷了,
在禪修中有一種修行的法門,叫做慢步經行,這才是真正的在走路,真正的用全身、
全心在走路。
所以說,如果有舊傷或是有找到壓痛點,務必要及早的處理,
這樣可以省去以後很多的麻煩,把下面的根基穩固了,上面的就不容易出大問題,
如果足踝關節本身沒有問題,也不要忘了三不五時保養一下,
阿要怎麼保養?我這邊提供兩個超簡易的方法。
第一個是『泡腳』,講到這個泡腳的好處阿,真是說不完,老祖宗的大智慧阿~
真沒想到看來不起眼的足踝,竟然有那麼大的影響力!
所以,現在就自己揉揉自己的足踝關節,看看有沒有壓痛點,
找找是不是有施力錯誤所形成的節點,或是多年以前留下的暗傷;講到這個暗傷阿,
其實幾乎每個人都有,足踝關節最常見的就是踝關節扭傷,踝關節扭傷指的是:
腳踝和足部因過度運動而導致踝關節意外受傷,是最常見的運動創傷。
你或許會問:『奇怪耶~為什麼以前古早的人怎麼都不會有這些亂七八糟的問題?』
答案有兩個,首先是因為古早人在古早的時候都很年輕就作古了,(繞口令阿我....)
他們的關節還來不及衰退到產生問題的時候,人就因為其他的原因死亡了;
另外就是,以前古早的人也都不會像我們一樣活的亂七八糟的,他們經常的運動,
而且沒有提供腳『多餘的』保護,更不會讓腳穿高跟鞋,這種亂七八遭到極致的
有關於足部的關節,我們聊過了髖關節,(在MSG520關於薦臀部兩三事中),
也聊過了膝關節,接下來要談的就是踝關節了;講到這個踝關節真是令我誠惶誠恐阿!
因為它真的是很複雜也很重要,而且他對於全身的平衡狀態,有著關鍵性的影響力,
它在身體上所扮演的角色,猶如大廈的根基一樣,根基歪了,身體就一路偏斜上去。
先讓大家看看它有多複雜!
所以要延長膝關節的使用年限,有幾點務必要作到,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
改正自己走路的姿態,不要外八也不要內八,雙腳與間同寬,腳跟外撇雙腳呈11字,
可以相當程度的減少膝關節的不正常受力,另外女性則要少穿高跟鞋,
在高強度使用膝關節之前,如爬山或跑步時,可以考慮使用護膝,
而在高強度使用膝關節之後,則應給予適當地按摩熱敷,以促進其復原。
膝關節一般來說,因為屬於單方向運的的關節,比較不易產生扭傷,
除非是在有外力的狀況下,不然比較常見的是退化性關節炎,
退化性關節炎:在膝關節交界的地方,骨頭上面覆蓋著一層軟骨,主要由膠原纖維、
軟骨細胞,以及水所構成。軟骨等於是一層墊子,有緩衝的作用。
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是隨著年齡逐漸惡化的關節疾病,
接下來我們就以膝關節為例來作說明,首先如果是在急性期,也就是有疼痛症狀的時候,
針對患部可以作冰敷,並且穿帶護膝給予些許壓迫,但是不對患部作處置,以免更加疼痛,
甚是引起發炎,但是可以對於患部對側的膝關節作治療,這叫做『健側對應療法』,
有兩個作用,其一是健側容易因此而增加負擔,所以要先作預防性的保養,
其二可以在關節處四周找到某些痛點,解除這些痛點可以移轉患側的疼痛及壓力。
現代人關節的問題常常發生,然後非常難以痊癒,所以有很多人都會來詢問我,
首先為什麼會發生關節的問題?像關節退化這就不用說了,一定是日積月累的循環不良,
然後讓關節四周的組織:肌肉、肌鍵、關節囊、軟骨...逐漸的痿縮,
等到你發現有症狀了,通常都已經是很久很久了,樣相當時間才能回復。
而一般人以為是急性的扭傷,事實上有一部分也是因為該處的關節,
為期九天的禪七,就在規律的作息間,似緩實速的過去了!
因為要專心致志的修行,所以禪七的規矩,除了開示、出坡有疑問時可以發言外,
其餘時間一概禁語,手機、手錶也統一保管、不能閱讀、不能寫字,
與修行無關之事一概禁止!
所以這些紀錄,都是自己憑著回憶,事後紀錄整理的,並加上自己的一點心得體會,